西城区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印发的意见以监测先行、监测灵敏、监测准确为导向,以更高标准保证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为目标,以科学客观权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为宗旨,更好发挥生态环境监测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
日前,江西、湖北两省正式签订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共护长江生态。根据国家确定的水质目标,江西、湖北两省将通过科学的补偿方案合理分担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任务成本,实施双向补偿
九江柴桑、浔阳、濂溪、湖口、瑞昌等沿长江各县(市区)全力推动绿色产业优化升级,补偿资金主要用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水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调整。江西、湖北两省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保护责任共担、流域环境共治、生态效益共享的原则,以持续提高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区域间联防联控、协同共治,积极探索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高水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日前,江西、湖北两省正式签订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共护长江生态。两省以长江干流中官铺(上巢村)和长江重要支流龙港河洋港镇作为监测考核断面,按月均水质类别计算补偿资金。根据国家确定的水质目标,江西、湖北两省将通过科学的补偿方案合理分担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任务成本,实施双向补偿。
此前,江西已与广东、湖南两省先后签订了东江和渌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探索完善跨省流域省际政府间权责对等、共建共享协作保护机制。协议约定,江西、湖北两省人民政府按照1∶1出资比例,每年各出资1亿元,设立长江干流(鄂赣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2024年,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能源管控中心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公司清廉国企建设工作要求,坚持正风促干、正风肃纪,多措并举,多维发力构建清廉矩阵,形成清廉理念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助力公司打赢十大硬仗
(陕钢集团龙钢公司 李浩)。将文化、宣传、培训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打造廉洁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全方位、立体化拓展廉洁文化展现形式,把廉洁要求贯穿日常监督管理中,把文化育廉贯穿党内政治生活中,让思清践廉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党员干部思想深处和行动实处,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新时代廉洁文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劳动纪律、工作作风、工资分配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进行反馈,提出意见,一盯到底,限期整改。紧抓靶向监督 把好风险防控门该单位党委紧抓关键少数,积极查找廉洁风险点,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紧盯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召开廉洁提醒会,提醒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同时,拓宽监督渠道,将监督关口前移,做好三重一大监督,对关键岗位、重点环节实施嵌入式监督,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深化大监督体系,通过全员协同监督,紧盯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抓好考核评估,有目标、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不断激发全员降本增效内生动力。
2024年,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能源管控中心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公司清廉国企建设工作要求,坚持正风促干、正风肃纪,多措并举,多维发力构建清廉矩阵,形成清廉理念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助力公司打赢十大硬仗。将清廉国企建设作为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约束机制,分级落实管控责任。坚持精准施策 激发降本新动能该单位党委聚焦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深化廉洁防控机制,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准确把脉、精准施策,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强大合力,推动防范和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涵养廉洁文化 培育崇廉新风尚该单位党委多维度、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崇廉尚廉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鱼类与渔业》杂志。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研究显示,鉴于更温暖的海水导致食物供应受限,栖息于北太平洋西部的鱼类的体重在2010年代有所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19年,来自北太平洋西部的鱼类几乎占全球捕获和销售鱼类总数的1/4。研究人员此次调查了该地区13个鱼类物种的17个种群,结果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该地区许多鱼类的体重有所减轻。
研究团队将前段时期鱼类体重下降归因于日本沙丁鱼数量的增加,因为这导致鱼群内部和物种之间争夺食物的竞争加剧;而在21世纪10年代,尽管日本沙丁鱼和鲭鱼的数量略有增加,但随着海洋温度升高,较大的浮游生物被较小的浮游生物和营养较少的凝胶状物种(如水母)取代,营养供应减少,导致鱼类体重减轻。日本凤尾鱼、沙丁鱼和鲭鱼是所研究地区的重要鱼类。
最新研究结果对如何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管理海洋资源具有启示意义。团队分析了19782018年间4个鱼类物种的6个种群的长期数据、1995/19972018年间13个鱼类物种的17个鱼类种群中期数据,以及19822014年间的海水温度数据,以了解海洋表面和下层的变化是否对鱼类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此次调查了该地区13个鱼类物种的17个种群,结果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该地区许多鱼类的体重有所减轻。研究团队将前段时期鱼类体重下降归因于日本沙丁鱼数量的增加,因为这导致鱼群内部和物种之间争夺食物的竞争加剧;而在21世纪10年代,尽管日本沙丁鱼和鲭鱼的数量略有增加,但随着海洋温度升高,较大的浮游生物被较小的浮游生物和营养较少的凝胶状物种(如水母)取代,营养供应减少,导致鱼类体重减轻。日本凤尾鱼、沙丁鱼和鲭鱼是所研究地区的重要鱼类。最新研究结果对如何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管理海洋资源具有启示意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2019年,来自北太平洋西部的鱼类几乎占全球捕获和销售鱼类总数的1/4。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鱼类与渔业》杂志。
团队分析了19782018年间4个鱼类物种的6个种群的长期数据、1995/19972018年间13个鱼类物种的17个鱼类种群中期数据,以及19822014年间的海水温度数据,以了解海洋表面和下层的变化是否对鱼类产生影响。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研究显示,鉴于更温暖的海水导致食物供应受限,栖息于北太平洋西部的鱼类的体重在2010年代有所下降
总用水量5907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在开展城市区域声环境昼间监测的326个城市中,全年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占5.8%,较好的占69.3%,一般的占23.9%,较差的占0.9%,无差的城市。
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51亿元,因干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6亿元,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38人,下降5.5%。
初步测算,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5%。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4万公顷,其中绝收98万公顷。共发生5.0级以上地震11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2.12亿吨,成交额144.4亿元。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7.2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7%。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5.3%,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6.4%,上升0.4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244人,比上年上升4.2%;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94人,上升23.7%。
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0.8%,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上升0.9%,吨钢综合能耗上升1.6%,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0.1%,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2%。全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4.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1%。
截至年末,共有国家公园5个。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全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面积占85.0%,三类海水占4.5%,四类、劣四类海水占10.5%。共发生森林火灾328起,受害森林面积约0.4万公顷。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
种草改良面积438万公顷。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21242人,比上年下降4.7%。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50立方米,下降6.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6立方米,下降3.9%。
全年平均气温为10.71℃,比上年上升0.21℃。煤炭消费量增长5.6%,原油消费量增长9.1%,天然气消费量增长7.2%,电力消费量增长6.7%。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